首页 > 体裁 > 自然 >  > 家乡风俗的作文(通用15篇)

家乡风俗的作文(通用15篇)

   来源:作文咖    阅读: 2.1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篇一:家乡风俗的作文

家乡风俗的作文(通用15篇)

大阳的除夕

文|赵泽豪

过年啦!过年啦!随着除夕的脚步临近,大阳镇也越来越热闹了。

早晨,天还没亮,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急急忙忙地就把早准备好了的松树枝搭成了篝火的样子,点起了火,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吃过早饭后,小孩子们也都穿上了新衣服,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后面,坐上了前往大阳古镇的公交车。

大阳古镇真热闹,各种小贩都摆出了摊,有卖年画的,有卖春联的,还有卖小挂件的,可谓是应有尽有。

古镇不仅有卖东西的,还有好多表演的,如划旱船、踩高跷、老汉推车等等,你想看什么就有什么。

到了中午,人们都饿了;于是,馔面馆便成了人气最旺的“景点”。鲜美的食材加上有劲道的面条,再倒上点山西老陈醋,啧啧啧,别提有多美味了!

到了下午,古镇里的人就没多少了,小贩和表演的人都回到了家,准备起了年夜饭。年夜饭吃什么?毫无疑问,当然非饺子莫属了。

到了晚上,小孩子们根本就不吃年夜饭,早早的就跑了出来,点燃了电子烟花棒,边跑边放。

八点,老人们都打开了电视机,看起了春晚;而小年轻人呢,也打开了手机,时刻准备着抢红包。

十二点到了,大人小孩儿都跪在香炉前磕了头,沉沉地睡了;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静静地等待着香烧完。

虽然大阳镇是一个偏远而贫穷的地方,过年的气氛一点也不比城市差。

在这里,我希望大阳镇的除夕会更加热闹,好玩。

篇二:家乡风俗的作文

陕西的花馍

奉瑾萱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各自的习俗。今天,我就来分享分享我的家乡——陕西的风俗吧!

除夕那晚,外婆会揉出一大团面,放些发酵粉,静置一晚,等着第二天做花馍。

初一那天,凌晨4点多,外婆就起床了。由于好奇,我便偷偷地跟着外婆来到了厨房。她先是拿出面团,分成几个小剂子,一一搓成球形,再把各种颜色的色素挤在面团上,揉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接着,把揉好的面团放进蒸锅中,调成中火蒸一个小时左右,就大功告成了。

“萱萱,萱萱。”“啊?”我才发现,原来外婆早就知道我在这里。我疑惑地问:“外婆,你怎么知道我在冰箱后面呢?”她慈祥地笑着说:“哈哈,你个小馋鬼,难道外婆还不了解你吗?”外婆还告诉我:花馍是对逝去祖先的一种祭祀,还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据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花馍蒸好了,哇!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有的像兔子,有的像飞鸟,还有的是鲜花、水果的样式……院外的邻居闻到了阵阵香味,都来我们家拜年,讨要馒头。大家正要吃的时候,我赶忙站起来,着急地说:?等等,花馍上有色素,不能吃!”只听一阵大笑,我皱起眉,嘟着嘴说:“你们笑什么呀?”外婆连忙回答:“萱萱,别担心,那个色素是可以吃的。”说完,还摸摸我的头。我慢慢地低下头,脸害羞地红了。

篇三:家乡风俗的作文

莘智博

饺子,为春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关于它,你又了解多少呢?过年包饺子的习俗你知道吗?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南阳邓州人张仲景首先发明作为药物。它由馄饨演变而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娇耳”“粉交”之称。东汉时期的饺子是用面皮包上一些驱寒的药材(羊肉、胡椒),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其寓意为更岁饺子,团圆福禄。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有、糖的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区的人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

如果说皮馅决定味道,那么特别的包法会画龙点睛。用左手拖住一片薄而不破的面皮,在手掌中显得小巧玲珑,插起肉馅包在中央,将俩边合二为一,手心空洞用拇指一捏,一只饺子便由此产生。国人常将硬币赛进饺子,谁吃出更有好用。

中国人善做、善吃,过年吃饺子就是我们伟大的杰作。

篇四:家乡风俗的作文

商庭赫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在兴城古城内,祖氏石坊的旁边,人们都来摸石狮子。我也不例外,前去摸石狮子。

晚上,我与家人前去古城摸狮子。从远处一看,那里已挤满了人,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古城内张灯结彩,还保留着过年的气氛。到了附近,人们摩肩接踵。后来,就只能看见大大小小的脑袋了。人们争先恐后,都想先去摸,好多摸摸狮子。在去之前,爸爸妈妈告诉我,身上哪里不舒服就摸狮子的那里。我等啊等,等啊等,终于轮到我们了,我迫不及待地摸了摸狮子的各个部位。虽然我没有不舒服的地方,但我还是把狮子的全身摸了个遍,也想图个健康,图个吉祥。

关于这个风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这头石狮子因偷吃了豆腐,被人打了,嘴巴上缺了个豁。一到晚上,它的嘴巴就出血,疼的它龇牙咧嘴直哼哼,这哼哼声,全让一个老奶奶听到了。将心比心,老奶奶知道自己身上疼的滋味。于是,在狮子哼哼时,老奶奶就每天端来一盆热盐水为它擦洗伤口,渐渐地,狮子的伤口就好了。

于是,狮子想报答她,就给她托梦。在梦中,狮子告诉她:“明天晚上,你去摸我,你哪儿疼就摸我哪儿。”老奶奶心想:那我就去试试。想不到,摸了狮子以后,身上的病都好了。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后来,人们每年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就去摸狮子。久而久之,摸狮子已经成为了兴城人的风俗。希望这个风俗能给大家带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篇五:家乡风俗的作文

王雨菲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阳新县,这里的风俗与其它地方有些不一样。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里过年的风俗习惯吧。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传统节日,虽然全国人民都过着同一个节日,但是每个地方过年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我们这里从腊月初就开始忙活了。

冬至开始大寒之前,人们把红薯从地里挖回来,然后把红薯一个个都洗刷得干干净净,加工成又白又细的红薯粉,再然后就用坛子或干净的袋子装好准备过年用。

下雪了,人们被困在家里不能出去干活,就在家里制作又香又软的年糕。制作年糕虽然费心费力但制作过程却充满了无限的欢声笑语。每次听到别人提起年糕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它出锅时的腾腾热气,想起它的香甜美味,想起一家人品尝年糕时的幸福笑容。我家每年做年糕的这项任务主要是由爷爷奶奶来完成的。首先将米粉放进大盆里掺和适量的水揉一揉,揉成一个个小球形的剂子,然后放进模具里将它们压成各种形状,有圆形的、有鱼形的、也有桃形的……最后将各种形状的年糕放到大蒸笼里蒸熟。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年糕倒在簸箕上,让人看着就喜欢,闻着就流口水,吃一口满嘴的年味。但我们不能多吃因为奶奶说这是用来招待来拜年的客人的。

年糕做好了,人们又将五谷杂粮倒在装有沙子的锅中爆炒,做成各种各样的零食。过年的主食、零食都有了,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四,每家每户都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离过年还有几天时间,东西就都准备妥当了。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大家都在门口贴上红红的对联,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正式迎接新年的气氛。这就是我们这过年的风俗。

篇六:家乡风俗的作文

杨艺博

只要提起习俗,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春节了,春节与其他的节日不同,春节要放鞭炮,去拜年等等,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收压岁钱啦!

除夕晚上我们一家人吃着团圆饭,给远方的亲戚打视频电话,开开心心地聊天,吃完饭便睡觉,因为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就会有炮声四处响,果然,天蒙蒙亮时,四周的鞭炮声已响起,使人睡不好觉,我只好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爸爸妈妈也早已准备好了“红爷爷”见我起床便递给我,我高兴地喊了声:“新年好”!

按照习俗,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饺子,妈妈下饺子,奶奶烧香,爸爸响鞭炮,都忙得不亦乐乎,凌晨6:30我们吃完饺子,我便随着爸爸妈妈去庙里磕头,天色昏暗,路上行人却多,一路上,我把“新年好”说个不停,看着手里塞来的压岁钱,我知足地笑了笑。

在我的记忆里,以往的春节初二就要开始拜访亲戚,爸妈带着我和姐姐一同前去,我们一天能走五六家亲戚,马不停蹄,热闹非凡,亲戚见到我们,都热情地来迎接我们,我们每个人聊着天,笑着,谁都那么亲热,一点也不拘束,我也能收到很多压岁钱,心中满是欢喜!在亲戚家坐一会就要回去了,家里也有客人,爸爸妈妈也要去招呼家里来的客人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临走时,亲戚们出来送行,看着我们离去后才回到屋里。

然而今年的春节是我长这么大最难忘的一个春节,出现了冠状病毒,祖国母亲生病了!全国人民都封闭在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愿祖国母亲快点好起来,等到明年,我们都过上一个快快乐乐,热闹非凡的春节。

篇七:家乡风俗的作文

孙宗琪

我们家乡宝清的风俗习惯有很多,例如:过年时吃的杀猪菜、粘豆包、扭秧歌、打陀螺等,都很有趣。

说起那又香又甜的粘豆包,谁不是馋得直流口水呢?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其实做粘豆包的方法并不难,需要的材料有:粘米面、水、红豆和白糖。做粘豆包需要先烀豆馅后和面。先把红豆放进锅里煮,等煮熟了就把它捣碎,捣成豆泥状,再撒一些白糖,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毛毯似的,白糖的多少根据个人喜好而定。然后开始和面,首先把粘米面和水和到一起,使它形成一个大面团。因为是粘米,所以做的时候要撒些面粉,这样它就不会粘到面板上了。再把这个面团揪成一些拳头大小的小面团,整齐地排放在面板上。接下来该把豆馅放进去了。那怎么放呢?其实很简单的,先用大拇指在小面团上按一个洞,注意不要按漏了,再盛一勺豆馅放进去,最后把它团成一个团,放到锅里蒸半个小时,刚出锅时,看着它白白胖胖的样子,像一个个雪娃娃,让人不忍心下口。当你拿起来时,香气扑鼻而来,当你咬上一口时,又甜又糯,仿佛置身于白茫茫的雪地里,欣赏着冬季的美景,让人无法忘怀。

以前,在农村杀猪是一件大事,谁家杀了猪,都要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杀猪菜。就是用自己家腌制的酸菜和新鲜的血肠再加上猪肉一起放到锅里炖,再放一些姜和蒜,味道好极了!让人回味无穷……

我爱我美丽富饶的家乡宝清,更爱这里地风土人情!

篇八:家乡风俗的作文

陈培根

仲夏之初,正逢端午佳节,在我的家乡江城武汉,正在展开一场“江上角逐”所谓“江上角逐”,是武汉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风俗——赛龙舟。

驱车前往江滩,平时清闲的江滩都是人潮涌动,砖地广场上很难寻出落脚地儿,江畔杨柳下,也都是人声鼎沸,就连标语牌旁,也站满了人,江边的人们,都是赛龙舟的观众,他们都翘首以盼,等待着鼓声响起。

在万众期盼下,震耳欲聋的鼓声响起了。这鼓声,惊天地,泣鬼神;这鼓声,震的飞禽走兽俱散,激起了龙舟上荆楚儿女的斗志;这鼓声,传出了几千年的回音。

汨罗江畔,一位壮志未酬,满腔悲愤的诗人屈原为国捐躯,纵身一跃,跳出了壮志豪情,跳出了千古悲歌,跳出了百世流芳,楚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烈士,造出龙舟在汨罗江上打捞他的。

又是一阵惊天鼓声,龙舟真的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江面上一排排龙舟声势浩荡。全舟是由木雕而成,龙头张大着嘴巴,大有气吞山河之势,龙身鳞片都霸气外露,龙身也朝天,有一番招摇之意。

龙舟上,是荆楚儿女拼搏的身影。左翼奋力摇杆,右侧使劲划桨一起一落,激起的水花伴着流下的汗水映出太阳的影子,顺流进了汉江,从此汉江也多了几分豪情。

到了最后一百米是鼓声最响,喊声最高,划的最奋进的时候,每一支队伍都想拔得头魁,每一声高呼都好像在告诉屈原,“你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国家,孕育出了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的子孙!”

在这广袤的荆楚大地之上,流淌着拼搏的热血,不止是赛龙舟。如今我们面对杀人于无形的病毒,我们依旧,用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炎黄精神奋斗在一线,从未言败。

篇九:家乡风俗的作文

张梦涵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的老家——内蒙古阿拉善也有着别样的风俗。

在除夕这天,大家一大早就开始在大门上贴“对联”,贴“福”字,福字可以倒着贴,也意味着“福”气到了。我们不仅贴了对联,还要贴“窗花”,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另一种说法来源于一个远古传说:人们利用重明鸟的形象来雕刻各种的金鸟木鸡,放窗檐上,以此在威慑妖魔怪兽,之后就慢慢演变为“窗花”。

在过年时,我们还要吃“年夜饭”,每家每户都飘出了鸡鸭鱼肉的香味,家人都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热闹极了!

每到这时,妈妈就会端上来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饺子”,为了图喜庆,我们家还会把硬币包进饺子,如果谁吃到了,就代表那个人会福气不断,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财源滚滚。所以在餐桌上,大家都吃的更多,吃的更饱!

在过新年期间,大人普遍都会给小孩红包,俗称“压岁钱”,寓意要平平安安的健健康康的。压岁钱,是汉族的年俗,用于送祝福,保佐平安。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是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样。

小时候,每到过年,我给爷爷奶奶还有姥姥姥爷拜年时,都会恭恭敬敬地对他们说:爷爷奶奶过年好!姥姥姥爷过年好!说完我还会规规矩矩地给他们磕头,这样我就会得到更大的红包。

看!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的风俗,和你们那里一样吗?

篇十:家乡风俗的作文

巩珂豪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迈着矫健的步伐一分一秒向我们走来,小轿车堵满了各家门口,到处都散发着喜庆的气息!幸福的笑容无处不在!

除夕这一天,大家都在为过年做最后的准备,等到中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大红的春联。不到一会儿各家争先恐后放起了鞭炮、烟花,即使烟花不如夜晚时那么璀璨,人们依然笑靥满面。

吃完午饭后,小孩子出去玩耍,大人们则为年夜饭开始准备食材。我家做年夜饭,每年都有鱼,“鱼”代表年年有余;当然也会做一些猪蹄,寓意是:“过年吃猪蹄吃穿没问题。”一边细细品味丰盛的年夜饭,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

忽然我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鼓声,本来还没太在意,但随着那整齐的鼓点“咚恰恰!咚恰恰……”越来越清楚,我冲出门外,没想到以前很难见到人的街道,今夜却人头攒动,声势浩大。人们用简单的旋律,表演出对除夕之夜最真实的吟唱。有小娃自己跑出来看;有年迈的老者被人掺扶着欣赏;还有几个月大的婴儿被大人抱着观看,人们用发自内心的笑声表达了对新年的喜悦。

几小时后,新年的钟声响了,刹那间,黑色的天空变得五彩斑斓。一道道烟花划开那黑漆漆的天空,绽放出绚丽的色彩……烟花此起彼伏在天空飞驰,就像要丢弃今年的不愉快,将新一年的目标、理想挂在空中。如果今后的某一天,我们变得颓废,那你就想想定下的目标,你去刻苦努力,认真的完成它!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我爱家乡的除夕夜,更爱我的家乡。

篇十一:家乡风俗的作文

杨悠然

每个人的家乡多姿多彩,风俗是各式各样,今天让我和你分享家乡的风俗吧!

大年三清晨村里的长者在五爷爷家五位长者决定亲自杀今年的年猪,将猪捆在了长条板凳上,五位长者轮流上阵,五爷一刀捅进猪脖于,猪血如泉般喷涌而出,二爷爷将猪剖开掏出内脏砍下大骨,整套动作不像位近古稀老人;三爷爷将猪后腿砍下做火腿;五爷爷剩下的分给亲们,奶奶们也在厨房里忙活,做着香气满满的菜。还没一会儿,胡笑瓜儿(我也不知道叫什么,是一道凉拌菜)上来了,接连是叉烧肉锅都依次上了。

我认为我们的春节是美丽的,温馨的。

篇十二:家乡风俗的作文

秦蕊

除夕的到来、春节的到来,我们在一年中不知不觉又大了一岁。我告诉你,我家的除夕可是很热闹的哦!

我家在除夕这一天会起来早一点,因为要去外婆家过年、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裳,在家里把春联贴上,带上提前买好的礼品出发去外婆家拜年啦!外婆家并不远,过了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走进外婆家,热闹的除夕开始啦!所有人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裳,外婆的家也焕然一新:红红的春联正躺在大门上,成堆成堆的礼品和烟花爆竹都站在地上。各处都有着“新年好啊”的声音。所有的小孩都有了礼物——红包!可大部分的红包刚躺在自己小主人的手上,就被小主人的妈妈抢去,当然我也不例外。

外婆做的年菜只有一个字:香!桌上的菜颜色可多啦!有:绿色、黄色、白色……闻一闻就足够吞下好几口唾沫啦!可惜还没到饭点……

我正和亲戚家的孩子们玩耍时,看见了春联和爆竹,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给这群小屁孩儿讲一讲年兽的传说吧!我一声“全体集合”他们就乖乖的过来集合了。嘿嘿,还真有点像将军命令小兵们一样呢!

故事开始了,他们都听得全神贯注“在古代时,有一个怪物名为年兽,它长相可怕,每到大年初一就会到村庄来吃人。一次,村民们决定来对付年兽。初一又来到了,年兽又下山了,村民们把竹筒放进火里,想看清年年兽来没来。结果啊,年兽一夜都没有来,后来啊村民们才知道,把竹筒放进火里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而年兽这是因为这声音没有来,因为他怕着声音。后来爆竹就诞生了。”

等我讲完故事,到处都是掌声。唯独一个男孩儿问:“姐姐,年兽是真的吗?”“当然是假的啦,那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吃完团圆饭,们开始放爆竹了。爆竹的种类可真多呀:有插在土里往天上飞的、有在手里点燃往别处扔的、还有直接往地上甩的……我们一个一个的放小的先放,然后再到大的放。小孩儿们拿着拿在手上会往前呲的,小孩儿们拿着这种烟花,转来转去跑来跑去,可有趣啦!

除夕转眼结束,除夕可真快乐啊希望下个除夕早日到来!

篇十三:家乡风俗的作文

年少的时候,家乡是一个我们想要逃离的地方;而长大成人后,家乡却成了一个我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小的时候,我是在北方过过年的,虽说已离开不知多久,但我却依旧记得那热闹的气氛。

春节,离不开冬天;冬天,离不开春节。南方的冬天一到,便是湿冷的风夹杂着时断时续的雨,常常不见太阳,于是乎,屋里便阴冷潮湿,难打精神。而北方的冬日则向北方人豪爽的性情一样,入冬不久便会下雪,过不多久,便有几厘米厚了。人们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小心翼翼地在路上行走;调皮的孩子们在结冰的河面上打个滚,也不必担心冰面破开;在屋中的暖气上放上一瓶水,过个半日,便成了一瓶温水。

北方的年,时间长,排场大,味儿也足。外婆会先去买菜,外公去买各种装饰物。尔后,外婆早早的去厨房里忙碌着准备一桌年夜饭了,而外公则去布置屋子。在北方,人们过年不兴“下馆子”,而是要在家里准备一桌子冷的、热的、荤的、素的食物,摆满一大桌,全家齐聚,小孩要向各个老辈们说上一堆吉利的话才可开吃。

除夕夜,吃完热乎乎的年夜饭后,便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广场上有卖冰糖葫芦的,大家都便去买一支吃着,而后拎着五彩的花灯齐聚,一起来比比看谁的花灯最大最靓;亦或买了各式各样的花炮,一起将它点燃,让它们先先后后的在天空中开出绚烂的花朵,以吸引过路人的目光。玩罢,我们纷纷道别,于八点前各回各家,在面前的桌子上,还摆着一盘盘刚出锅的饺子,于是我们便就这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看春晚,哈哈哈地乐上一通,直到哈欠连天,实在挺不住了,再睡进暖暖的被窝里。

大年初一,我们走亲友、拜大年,走了外公外婆的亲戚们的家——他们有些也住在北方,也不很远。家门被早早敲响,来了一波波的邻居和亲戚,礼物通常都会堆满桌子……

如今,外公外婆老了,外公早已做不到麻利地布置屋子了,外婆早已不再下厨房了。

回忆北方的冬、北方的年,内心总会十分怀念,因为它的欢乐,因为它的喜庆,因为它的欢声笑语,也因为它的寒冷……

当初容我们放花炮的广场上,失修的器械和破烂的木屋也许早已翻新;

当初那些有着花白头发和慈祥笑容的爷爷奶奶们,也许早已不在;

当初一起约定要永远在一起的小伙伴们,也许早已忘记了当年的约定;

当年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回到年少时曾下欢声笑语的故土……

篇十四:家乡风俗的作文

钱莹蓉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

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

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篇十五:家乡风俗的作文

宋梦雅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除夕的晚上我们会和好朋友聚在一起,大人们打麻将、打牌,小孩呢,玩游戏:王者、吃鸡、英雄联盟……那时我们会玩到很晚才睡,有一年除夕晚上都没睡,晚上爆竹声响成一片,在城市中那算扰民,在我们这个小镇上是添加年味。

“快点起床,快点,要吃早饭了。”

每当过年,我都会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就像星星,一直在我的耳边打转。也许你们认为,是我赖床,大清早了还不起床。

过年的那一天,每个人都要穿新衣服,不管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要穿新衣服。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倒福。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呢?是因为家家户户都希望的到来。贴好福字,就要去亲戚那里拜年,每个人进去说的第一句话不是说“新年好”就是说“拜年拜年。”个个都高高兴兴,小孩呢?就等着大人把红包拿来,有的小孩调皮,一进门就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大年初二我们会去舅爷,舅奶家拜年,还会收到压岁钱,过年的每一天都会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收压岁钱,真好!正月十六年就过完了。

春节这股暖风来得快,走得也快。春节虽然已过,但余波仍然存在。节时的那股年味还未散尽,但新的太阳已经升起,面对我们的是新的一天。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开始,将2019年的烦恼扔掉,2020年过全新的一年。

一切又恢复正常,学生上学,大人们又去田中干活,新的一年在鞭炮声中开始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雷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