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裁 > 自然 > 月亮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作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作文

   来源:作文咖    阅读: 3.0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篇一: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作文

听着巴赫,写着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看着这本毛姆自我和解的文字,他是走了出来,从自我的枷锁中走了出来,我该怎么走出来?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确信,这是一本如同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文字。写这书不是为了成就什么经典,只是他要通过这个故事与自我和解。到底什么是意义,欲望是枷锁,那么无论是自由意志还是生命意志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枷锁,月亮到底是六便士还是六便士本身就是月亮,总之我很混乱。

这本书大概用了四个小时读完,看到47页老思所谓的抛妻弃子去巴黎画画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明白毛姆要说什么,之后行云流水的读完,如同在和毛姆谈话,探讨我们自己。小说无非就是在讲一个故事,有要表达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思想是自己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对自我冲突的总结。

我向高老板推荐此书,并告知老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本书讲的什么故事。果不其然的一通大骂,她是如此的鄙视书中的人物。我在想如果毛姆不是将高更作为老思的原型,这本书还能不能成为世界经典小说。我想是会的,如同加缪的局外人,这些经典的人物身上都有一种普通人难以达到的东西,这个东西是持久与强烈的意志,而这种意志必定是离经叛道不被世界的普遍道德所容纳与认可的,除非这种背叛的人最终成为英雄。这也是为什么如同乌合之众的普通人为什么崇拜英雄,只有从英雄身上他们才能看到自己一直有却一直没有出现的意志。

老思之所以是英雄,与他人无关,他是自己生命的英雄。他的自由意志与生命意志凸现出来的时候,如同毛姆所说,如同着了魔,身体里似乎隐藏着某种力量要喷薄而出。也许这种力量注定是孤独的,注定是在开始不被理解的,因为很多人根本就看不到这种力量是什么,如何谈理解。

人会觉醒,觉醒之后首先面对的是否定,质疑。这也是叔本华讲的生命意志的否定,如同否定当下的一切理所当然。要把自己想看到想做到的事情去做一做。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清醒的,是孤独的,是远离庸俗的。最后这个成长是属于自己生命的,与他人无关,与道德无关,与社会关系也无关。

老思为什么理所应当的告诉别人,他抛妻弃子,放弃优渥的生活去画画。只不过他想做自己,想做一个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你先是一个人,才能是父亲、丈夫、儿子、朋友等等。这些外在的身份都与人本身是无关的,对于老思这类人来说,所有的这些不是羁绊,只会是累赘。累的是他自己向上的生命意志与自由意志。很明显的,这其中的冲突会是很大很激烈,甚至是悲剧的。也正因为人所固有的向上的意志与当下的冲突是如此之大,所以才会成就经典。如同这意志是月亮,当下是六便士。没有月亮人总想抬头看看,也许直到死去也都在遗憾,为什么当初不能去追一下月亮。只不过很多人是害怕追月亮的时候自己会被饿死。

老思就是如此,差不多快饿死了,找人借钱,别人不借给他。并且被人告知,你对别人没有义务,别人对你也没有义务。是啊,确实是如此。人不仅仅有个体属性,同样也有社会属性。如果不是高更是原型,老思在人看来就是一个疯子,一个傻子。固然做的事情令人感慨,只不过他在外界看来就是一个故事。这让我想起了个体的价值一定要在他体身上体现出来,也许老思不固执的把自己的画留给自己去欣赏,他就不会那么悲惨。反过来讲,他不那么悲惨,他就不会成为经典,他所谓的真正的追寻自己的生命意志,也就成了一场表演。一场看似追寻的哗众取宠。

再说老思对带爱情的观点。爱情这个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幸福三要素,物质基础,情感依靠,精神支柱。有些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精神支柱,所以爱情就变成了支柱。他们轻信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其实是不能的。正如最近火的一踏糊涂的‘后来的我们’。其实哪有什么后来,只不过在那个时间段你们不在合适了。人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自身与外在关系的变化,如果一味的抓住从前过去,那么这个人必然是会受伤的。别人变了,你还没有变,并且其外改变的人不去改变用过去的态度对待你,结局一目了然。

老思在差点病死的时候是老勃救了他,老勃的太太开始反对老思住在自己家里。其实这个女人已经意识到了恐惧的事情会发生。这个恐惧的事情就是老思会点燃自己的自由与生命的意志。果不其然,老勃的太太爱上的老思,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老勃痛苦万分,也被感慨。女人这个物种,永远都会原谅伤害自己的人,却无法宽恕救赎自己的人。也许吧,这就是人性,至于是什么心理,我现在还没有深究。按照常理说,老思的太太容貌身家都十分优于老思,这个爱情关系里应该是幸福的。没看到结局我就知道,他俩注定是悲剧。当真如此,这个女人在和老思吵了一架之后自杀了。她固执的将自己信奉的爱情当成了一切,只不过是她自己认为的这是爱情,是一切,和老思是无关的。也正如老思所讲,每个人都该为自己负责,自己不对自己负责,还能指望谁对你负责?这个女人有点像安娜卡列尼娜,喝药自杀与卧轨自杀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基于轻信的不透彻。

后来老思去了一个岛上,画出了自己灵魂想要的东西,那副超越了所有物质唯有纯粹灵魂的画作。所以他又开始被世界所尊崇,正如死后的高更,成了后印象派的巨匠。只不过这都和他无关,和他有关的时候你们又看不出来,你们看出来了又关他什么事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疯子吧。在一些时代,天才注定得是疯子,不成疯子就无法活着。在这个地方,人类学倒是真为人做了些好事,就是不停的将正常人的范畴扩大化。

这部书的悲剧在于月亮与六便士无法兼得,为什么无法兼得?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又因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三观,不同的三观造就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产生的话语会把另外角度的人逼疯。这也许真不是人的错。也许看到了这一点,如今的人本主义开始繁盛起来。

这是一个缺乏理性的时代,先学会如何理性吧。少些道德审判,道德评价。

如上字数半小时,想到哪写到哪,虽然还无法透彻,感受到身上的束缚,至少此时此刻也算是自由。

篇二: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

被这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给深深吸引住了。但这句话只是引用另外一本书的一句话,我在整本书里都找不到这句话,为了找出这个答案,我在深思中把这本书看完了。其实所谓的六便士只不过是低头可见的现实,而月亮则代表了头顶上的梦想。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无数次选择,是抬头仰望月亮还是低头去捡六便士?

毛姆讲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的证券交易所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在决然中抛弃了拥有的所有,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家庭,以及安稳的工作,义无反顾地独行去了巴黎,毫无绘画基础的他执意追求遥不可及,但又梦寐以求的绘画梦想。他不断地在穷困潦倒的生活中挣扎,他几次因为饥饿和疾病险些丧命,他的画作也完全没有任何突出之处,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一个小岛上,他不停地作画,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故事感觉很荒诞,而且读到书的最后,也没有看到作者对月亮和六便士的看法。所以我便自己思考起两者间的关系,也是很矛盾的。因为斯特里克兰把月亮摘了下来,六便士他根本看不到任何影子。就如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样,二者不可得兼。在主人公心里,碎银终究抵不过梦想,而现实生活中的世人,好像没几个做到不图碎银。生活中,有人一味追求梦想,忽略了实际的情况,就如主人公一样,最后连柴米油盐都维持不了;也有人满眼都是六便士,为了金钱不择手段,最后迷失在对物质的追求中。

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时候我总是愤愤不平。他不负责任,前后有过三次恋情关系,仿佛把感情当成一桶冰水,泼完水让你冷冷离开,作者毛姆也没有议论主人公行为的对与错,可能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吧。我们不要偏执地评价一个人非善即恶,世界非黑即白。为了梦想,抛妻弃子,背叛朋友,他坚持梦想的方式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我所敬佩的也只是他坚持梦想的勇气。就像书里说的,“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做男人他很失败,可作为一个追梦者,他很成功,他在月光下虽然孤独,但是也非常勇敢。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说过“,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斯特里克兰就很好地做到了。就如2022年影响中国十大人物里中的——江梦南。在半岁时,双耳失聪的她,为了克服弱势和偏见,依靠手机震动做闹钟,成为清晨第一个坐起身的学生,依靠唇语读取学习内容笔记,沉浸在涔涔汗水中。她的实际行动告诉了青少年,我们内心嘹亮的号角胜过外界的声音,信念坚定的人不必回应声响,我们应该做的只是一往无前。

这一生之后,他和他的最后一个妻子在岛上生活,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他在自己住房的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

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我也是一个普通人,所以在平淡的生活里,扎破皮的荆棘无处不在,可这时在网上看到了“你的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呢”,现实点吧,其实人生的意义根本就不是诗和远方,而是把眼前的每一个苟且活成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在生活中一定要坚持和相信自己,纵然我们无法做到像斯特里克兰一样抛弃一切,但至少在弯腰捡起六便士的时候,努力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

篇三: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

读这本书是在一篇文章中偶尔读到说钱钟书先生决定写《围城》时就是因为受到毛姆的刺激。钱钟书先生说:“毛姆都能写出那样的小说。读者之多是无法计算的。”于是乎《围城》横空出世

《围城》中可以看出很多欧美小说名家的影子,钱先生对毛姆的推崇也引起了我对毛姆的关注!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阿金》等。

《月亮和六便士》这本小说,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整个故事,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月亮和六便士》讲述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的故事。

乍一听此故事简介,就已让人唏嘘感慨。这本书最特殊之处在于,它已不仅仅是一本名著,而是一种精神追求的代名词,小说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是别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子、背弃家庭的负心汉,在理想面前奄奄一息,活得如此落魄却又如此美好。读了他的故事,人们才突然发现,潦倒与伟大、卑微与善良、仇恨与热爱原来可这样共存于一颗心中。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何尝不是只能偶尔抬头胆怯地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呢?又有多少人有敢抛却“六便士”去追逐自我内心和梦想“月亮”的那份勇气呢?

“那么,上帝作证,你到底为什么离开她呢?”

“我想画画。”

我盯着他看了很久。我无法理解。我认为他疯了。要知道的是,当时我年纪还很轻,在我眼里他已经是个中年人。我当时惊诧得什么都忘记了。

“但你四十岁了。”

“所以我才觉得要赶紧开始。”

这是小说中最震撼心灵的一段对话描写。“六便士”可真不是“小数字”,它包含了突破道德与人格的最底线,书中主角为追求自我、追求梦想、追求艺术、追求他心中的那份“月亮”,抛弃了做人最基本的责任、恩义、品格、廉耻!

毛姆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的故事,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同时这本书也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束缚逃离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这一话题的思考,而关于南太平洋小岛的自然民风的描写也引人向往。

“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宁是糟践自己吗?难道成为年入上万英镑的外科医生、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你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所以世界上没有所谓理想的生活样板,你选择即使征程,要成长,要提升,要实现内心的自己,那就包含着痛苦与孤独,只是一定不要纠结,想离弦的箭矢一样,向前向前,你就是你自己的英雄!

篇四: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

我缓缓地将书扉合上,那个男人的一生却如倒放的电影闪烁于脑海,从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退回至伦敦的一套公寓,一切都飘渺却又真实。

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在40岁那年突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抛弃了妻子儿女,只身奔至巴黎开始进行绘画创作,最后去往了一个真正归源于自然的一片天地——南太平洋的小岛。他生前被视作性格古怪、言辞偏激的不折不扣的疯子,死后却名声大噪。这一切都是以画家高更的一生作为影子。而透过毛姆尖锐犀利、力透纸背的文字,我看到的是一个伟岸而超脱的灵魂。

“同一个人的内心,你可以发现卑鄙和伟大、恶毒和慈悲、仇恨和慈爱。他们并行不悖。”古代哲人为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所困扰,毛姆的一句话却道破天机。斯特里克兰德太太看似通情达理、端庄成熟,可虚荣的一面却在丈夫死后将其复制品挂满家里的墙壁时一览无余,斯特罗伊夫看上去热情淳朴、忠贞不渝,在妻子出轨后自杀时的软弱就刻在了纸上,“我”理性冷静的形象,却在斯特里克兰德的讥讽下将自私、冷漠表露无遗。善与恶,就如一张脸的左右,看似对立的两方却在人性中交融。在生活中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固然不误,可“人非圣贤”,我们又岂能将世界视为完美无缺,将自己置身于人人皆可信的理想假象?

“人们把面具佩戴得天衣无缝,连他们自己都以为在佩戴面具的过程中自己实际上就成了和面具一样的人了。”由古溯今,能将自己的真实的一面完全展露于世人的人又何其多?金钱、名誉、地位、爱情,人们将其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以至于诱惑的力量使他们戴上了“面具”。就如小说开头所写,女客人在以为无人所见时便在椅子上揩沾了黄油的手指,而女主人则在拜访朋友时如法炮制以解心头之恨。“面具”的表面是一致的高雅谦逊,“面具”的下方亦是一致的自私、扭曲的面容。在小说中,斯特里克兰德撕下了那层“面具”,用尖锐的讽刺与手中的画笔,去寻找他心中的天堂。

“一个人掉进水里,他如何游泳是无关紧要的,游得好不好都无所谓,他不得不挣扎出来,别让淹死才是大事。”剔除浪漫,留下现实,毛姆用最现实的真理为世界间仍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的以至麻木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其实,我们都是掉入水中的溺水者,我们尝尽各种方式让自己看上去轻松自如、潇洒优雅,可我们都未看清现实,未领悟生命的终极奥义。有的人一生都过得美满幸福,可到头来只是一副空壳皮囊。而斯特里克兰德对那“六便士”视而不见。去追逐被人们遗忘的“月亮”。也许你会说他一生是成功的,因为他死后名誉远扬,可我认为,他一生的成功,在于他洞悉了世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毛姆的每一句话,都如一把柳叶刀,直达病灶。许多的人都认为“月亮”应指艺术,“六便士”当指世俗价值观。可我认为毛姆却没有这样的观念,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选择恍如命中注定。

但愿你我皆能拾起月亮,放入口袋,走出自己的生命轨迹。

篇五: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望见了月亮。——题记

很久以前,我总是听人说,梦想就是给自己定的一个遥远的目标,但由于它距离人们太远了,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梦想在人们渐行渐远的脚步中就变成了一场梦。但金钱不同,把它攥在手中会给人一种真实感,而且它也比梦想实用得多,能换来温饱,能解决许多麻烦,当时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我从不知道,梦想能给人带来无限的毅力与力量。直到我读了《月亮与六便士》后才恍然大悟。

故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生活在伦敦的证券经纪人,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他突然离家去了巴黎,后来人们惊愕地发现:他此行的目的竟只是为了画画。

这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只是单纯地爱好画画而已,在外人看来,他简直疯了,他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

他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加以破坏,除了一个蹩脚的画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当成上帝外,其余人都向他的画投去不屑的目光,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但正是这些遭到人们鄙弃的作品,却出乎意料的在他死后的几年卖出了几百万英镑的高价。

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这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个土著人做妻子,他们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到那里作画直至因病而终。但因为有梦,他的人生无悔。

或许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无数的选择,但梦想和金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这两者似乎是难以选择的,月亮代表梦想,是遥远皎洁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六便士代表财富,是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向。选择月亮的人很难为别人所理解。但即使得不到金钱,那些追逐梦想的人在追逐过程中依然很快乐。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旁观者的眼光,揭露了许许多多人性的虚伪与邪恶,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应酬的看法,在本书中,思特里克兰德的太太是个热衷于应酬的家庭主妇,她常常举办宴会,邀请各路人士参加,但正是这种平常的宴会,却无时无刻不充满着一种种虚伪与奉承的情绪。主人劳心费神地准备,客人不厌其烦地赴约,整个过程很假,很累。但往往宴会结束后,这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能称为见面仪式的宴会又能在人们的映象里留下多少痕迹呢?

在此书中,我一次次为思特里克兰德的毅力所震撼,他为了画画,不惜付出一切的代价,以至于别人说他是痴人说梦,浪费生命,甚至不负责任。但他的一切行为只是为了不愧于自己,不愧于自己穷尽一生的追寻,他饥寒交迫,每天只能靠几小块面包来度过,他无家可归,只能在大街上徘徊,他受到恶人的追打,以至于他四处流浪……但这所有的困难都没有动摇他的初心,都没有使他一刻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

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有逆境中的顽强,痛苦中的挣扎,选择时的徘徊。但他更教会了我追梦时的坚毅。

月光之下,仍有无数赤子在追梦路上砥砺前行。

月光如初,梦想依然。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雷闪